叶穗林医生推荐太冲穴+涌泉穴每日10分钟降压按摩法

发布日期:2025-03-29来源:宏韵中医心脑血管科

  在中医,穴位按摩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保健方法。叶穗林医生指出,太冲穴和涌泉穴配合,每日进行10分钟的按摩,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降压效果。

  太冲穴与涌泉穴的重要性

  叶穗林医生介绍,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,是肝经的原穴。肝主疏泄,调节人体的气机。刺激太冲穴可以平肝潜阳、疏肝理气,对于因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,能起到调节肝气、平衡阴阳的作用。涌泉穴在足底,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,是肾经的起始穴。肾为先天之本,刺激涌泉穴可滋阴益肾、平肝息风、醒脑开窍、调二便,有助于引火下行,使上逆的气血归位,从而降低血压。

  按摩方法

  叶穗林医生详细讲解了按摩方法。首先,患者可坐在椅子上,放松身体。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,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,每次按压持续5 - 10秒,然后松开,重复进行,每侧太冲穴按摩3 - 5分钟。接着,用同样的方法按摩涌泉穴,可稍微加大力度,因为足底皮肤较厚。按摩时可从涌泉穴的凹陷处向脚趾方向推按,也可进行环形按揉,每侧涌泉穴按摩3 - 5分钟。整个按摩过程大约10分钟。

  按摩的原理

  叶穗林医生解释,从中医角度来看,高血压与人体的气血、脏腑功能失调有关。太冲穴和涌泉穴分别对应肝经和肾经,通过按摩这两个穴位,能够调节肝肾的功能,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。太冲穴的刺激可以抑制肝阳上亢,防止气血上逆;涌泉穴的按摩则能引导气血下行,减轻头部的充血状态,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。

  注意事项

  叶穗林医生提醒,按摩穴位只能作为高血压治疗的辅助手段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。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的同时,仍需按时服用降压药,定期监测血压。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,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。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疼痛加剧等情况,应立即停止,并咨询医生的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