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穗林医生警示:情绪化进食,血管危机悄然来袭!
发布日期:2025-04-30来源:宏韵中医心脑血管科
在日常诊疗中,叶穗林医生发现,越来越多的人存在情绪化进食的问题,而这背后隐藏着对血管的巨大伤害,以及焦虑、抑郁与血压升高的双向关联。
情绪化进食指的是人们在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的驱使下,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情绪。叶穗林医生解释,当人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,身体会分泌如皮质醇等应激激素。这些激素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,使人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,从而导致情绪化进食。
长期的情绪化进食会使体内脂肪堆积,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,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使血管变得狭窄、僵硬,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。为了保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,心脏需要加大泵血的力度,进而导致血压升高。
反过来,血压升高又会进一步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。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药,担心病情恶化,生活受到诸多限制,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,使其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状态。而负面情绪又会再次引发情绪化进食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叶穗林医生提醒大家,要学会正确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,避免情绪化进食。可以通过运动、听音乐、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情绪。同时,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控制热量摄入,多吃蔬菜水果。如果发现自己有情绪问题或血压异常,应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相关资讯
2024-05-06
2024-05-06
2024-05-06
2024-05-06
2024-05-06
最新文章
- 叶穗林医生全面解析:抗氧化食物推荐:蓝莓、菠菜助力血管弹性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全面解析:瞳孔变化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全面解析:高纤维饮食与脑出血预防的关系,肠道健康与脑健康的关系 2025-05-13
- 王清海医生科普:糖尿病、高血脂患者的血管保护之道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提醒:突然无法说话或理解语言可能是语言中枢出血的信号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全面解析:脑出血后“嗜睡”的细节与应对措施 2025-05-13
- 夏裕医生全面解析:脑出血的紧急症状识别与应对措施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科普:钾、镁、钙——保护脑血管的三大关键营养素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提醒:脑出血患者饮食指南:低盐低脂的5大原则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科普:脑出血患者瞳孔变化的观察与判断 2025-05-13
- 叶穗林医生提醒:年轻人高血压,警惕肾动脉狭窄 2025-05-07
- 夏裕医生提醒:中医代茶饮:决明子+菊花+枸杞的降压配伍禁忌 2025-05-07
- 叶穗林医生揭秘:酒精代谢异常,血压失控的秘密信号 2025-05-07
- 叶穗林医生揭秘:皮质醇激素,血管弹性的隐形杀手 2025-05-07